最近收拾厨房,突然想起十年前装修时那些“必装”的设计,现在看真是“时代的眼泪”。就像老一辈总说“厨房得贴满瓷砖才耐用”,可谁能想到,当年的“标准答案”正一个个被淘汰?
今天就聊聊这6个正在淡出中国家庭的厨房产物,都是过来人踩过的坑。
先说满墙瓷砖。
以前总觉得厨房不贴瓷砖,墙面肯定被油熏得没法看。
但住久了才发现,砖缝里的油垢才是噩梦——拿钢丝球擦,手都磨红了,缝里还是黑黢黢的。
现在邻居家新装修,灶台那面墙直接换了整块不锈钢,擦的时候拿湿抹布一撸,连油星子都留不住。
还有用珐琅板的,说耐高温还耐磨,比瓷砖省心多了。
再看墙面吊柜。
当初装它就图个“多收纳”,结果高的地方根本够不着,东西放进去就像进了“冷宫”,半年都想不起来用。
更头疼的是清洁——踩着凳子举着抹布擦吊柜顶,油灰簌簌往下掉,比炒菜还累。
现在年轻人聪明了,要么装开放式隔板,常用的调料、杯子随手拿;要么把吊柜做低些,实用多了。
台面挡水条这玩意儿,以前觉得“防水必备”,结果L型的挡水条和台面、墙面各留一道缝,时间久了胶发黄发黑,像两条脏绳子贴在台面上。我家前年换台面,师傅直接建议做无挡水条,前提是墙面得找平,现在台面和墙严丝合缝,虽然还有条小缝,但至少没了“双缝暴击”。
或者做弧形挡水条,一体成型的,弧度顺着抹布走,清洁轻松不少。
转角收纳架更坑。
L型厨房的转角,以前总觉得不用太浪费,装个拉篮“神器”能利用空间。结果这拉篮是双层托盘,上层放东西挡着下层,拿个锅得先搬开一堆碗;轨道用久了发涩,拉的时候“吱呀”响,生怕哪天卡住。
现在邻居家把转角改成对开门,里面装层板,和普通柜子一样用;或者做钻石角,台面还能多放个砧板,比拉篮实在多了。
台下盆设计,当初图它“台面好擦”,结果装的时候师傅手艺不行,用了两年盆居然往下掉,吓得赶紧换台中盆——和台面齐平,擦水一样方便,后期换盆也容易。
现在装修的朋友都学精了,切盆口直接让厂家加工,再也不敢让师傅现场开洞,省得翻车。
最后是厨房凉霸。
夏天做饭热得慌,凉霸刚出来那会儿,以为是“厨房小空调”,结果装了才知道,就是个带壳的电风扇!
风一吹,火苗乱晃,油烟直往身上扑,炒完菜衣服上全是油味。
现在谁还装这玩意儿?
要么装个小空调,要么开窗户加个凉风机,比凉霸实在多了。
其实厨房设计哪有什么“标准答案”?以前流行的东西,未必适合现在的生活。现在大家更看重“好不好用、方不方便清洁”,那些看着高级、用着遭罪的设计,自然就被淘汰了。装修厨房,多去邻居家转转,看看别人用着顺手的设计,比跟风“网红款”靠谱多了。
毕竟,厨房是过日子的地方,实用才是王道啊!
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